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大学:坚守为国育贤初心 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2020-10-23 13:01:00
光明日报

  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泰山学堂院长彭实戈因为“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设立至今,共评选出20位获奖者,山大人占据其中4席。2019年,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第一位女性获奖者。2016年“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薛其坤院士和2018年“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马大为院士同样毕业于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也因此在获奖者本科生源总数上居全国高校第一。

  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综合实力最集中的表现。培养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数量,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薛其坤、马大为、王小云和彭实戈的成才是对山大本科教育质量的肯定。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指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基本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扎实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对山东大学来说,本科教育是学校重要的底色,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文化晕染,“山大基因”代代相承

  曾在山大物理系任职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院士这样评价,“(上世纪)30年代山东大学的学风,较为严谨笃实”,“学生都肯勤奋攻读,刻苦上进,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 曾任新疆文联副主席的山大中文系毕业生陈柏中在回忆求学生涯时谈到,“良好的学习风气,浓厚的学术气氛是50年代前期山大人最引以为豪的。”

  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校风校纪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山东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厚植齐鲁沃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民族休戚与共的砥砺前行中,生成了具有山大风格、中国特色的文化气象。

  山东大学一直着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从知识传授和环境造就上双管齐下。目前学校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把山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精心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

  每一位山大学子都承载着独特的历久弥新的“山大基因”。这种基因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以办学章程中“正心术、敦品行、明伦理、知大体”十二字为立学立身箴言的家国情怀;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为体现,“小我融入大我”的担当精神;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为标识,肯吃苦、能奋斗、不怕累,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贡献力量的崇实品格;以“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为引导,“做大学问,出大成果,有大胸怀,成大学者”的创新素养。一代又一代山大人对科学不断探索,对真理不断追求,才有了山大历史上童第周先生的“童鱼”、“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到今天王小云院士破解两大国际通用Hash函数SHA-1与MD5、彭实戈院士的“彭最大值原理”等。

  山东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把“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作为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通识教育”“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和“以探索求新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山大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为培养人才,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久久为功。王小云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在学期间,山大数学院的潘承洞、郭大钧、莫叶、袁益让、孙纳正等当时为数不多的教授,都坚持亲自为本科生上课,为学生打下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直到今天,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也成为本科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最新公布的两院院士名单,据统计自1977年以来我国两院院士中有16位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学校在院士本科生源总数上位列全国高校第7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接受的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山大本科应届生总数和直博生总数均名列前茅,每年约有三百多名学子可以推免至中国顶尖学府继续深造。

  因材施教,探索拔尖人才培养

  山大泰山学堂的毕业生去向一直备受关注。今年泰山学堂共有77名毕业生,其中有20人前往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杜克大学等海外名校留学,46人进入中科院、清华、北大等深造。截至今年,泰山学堂已培养八届本科毕业生525人,毕业生赴海内外名校求学深造率为93%,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聚集地。

  在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的支持下,学校于2010年成立现代书院制荣誉学院泰山学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基础科学领域领军人物、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泰山学堂由彭实戈院士担任院长,配备最高水平的师资为学生授课、担任导师,采用国际一流的教材,聘请海外名师授课,并支持学生海外访学。

  “这些年来,泰山学堂探索形成了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条件、一流氛围、一流管理的‘五个一流’办学理念,构建了导师制、游学制、住宿学院制和学生管理流动化、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学习方式的研究化等‘三制七化’培养模式,育人成果显著。”彭实戈院士说。

  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学校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学校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索多学科的拔尖教育、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发展空间。

  山东大学先后开设“尼山学堂”“齐鲁医学堂”“崇新学堂”,将泰山学堂成功理念和运营模式应用于人文学科、医学学科、工学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当中,走出一条具有山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同时各类基地班、实验班、国家卓越计划等齐头并进,目前拥有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制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及与中科院合作的13个科教融合菁英班,形成独具特色的拔尖和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营造环境,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每个人的‘小宇宙’里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渴望的事,重要的是怎样去发现它。”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院长邢建平教授在谈到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时说到,“作为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邢建平深耕创新教育十余年,带领学生进行物联网创新作品实战,组建了全国高校第一个iCAN创新实践基地、第一个大学生iCAN×Lab科创社团,不断扩大iCAN的影响力,山东赛区连续8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赛区,无数学子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扩大视野,学到知识,亲身参与到创新实践中。

  山东大学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之一,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整合和拓展大学优质学术资源,给予学生系统、广泛的创新实践训练机会。

  2009年,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创新性地设置首批10个创新教育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将创新创业活动的成绩认定为学分,并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单列推荐研究生名额。目前已拓展至包括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等在内的16个平台。

  2010年起,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立创新创业模块,所有本科生均需从中选修两个学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广受益。

  学校进一步加强国际产学研合作,分别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共建“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山东大学—哈佛国际医学教育中心”、 “山东大学德国学院”等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科研合作平台,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作为创新创业导师面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的支持鼓励激发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生在各类创新竞赛奖项中崭露头角,2019年,全校学生共获得各类学术与科技竞赛省级以上奖励874个,其中国际竞赛奖37项、国家级奖278项。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山东大学以获奖507项、总分95.68的成绩位列全国本科普通高校第五位,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第三位。

  百廿山大,强校兴国。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谈到,“我们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山东大学的办学初心,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山东大学 2020-12-23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