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大学7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列全国第六
2020-12-01 13:55:00
山东大学

  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共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教育部2019年新认定一流本科课程3559门,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1559门。山东大学新增44门列全国第三,课程总数达到70门列全国第六,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行动。一流课程认定工作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经过网评、会评、公示等程序严格遴选产生。这些课程代表着大学课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和荣誉。山东大学在整体排名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同时,五类金课各自成绩突出。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2门列全国第一,社会实践课程3门并列全国第二,虚拟仿真课程总计11门并列全国第二,线上课程总计32门列全国第七,线下课程12门排名十四。

  学校一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课程参与度高,覆盖面广。课程由本科生院、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等部门联合组织申报,全校29个学院和机构参与;参与教师189人,覆盖文理工医全部学科,既有院士及国家教学名师领衔的名师名课,也有青年讲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第二,齐鲁医学深耕教改,全国引领。医学课程新增16门,其中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等新形态课程达到13门,教学信息化水平在全国保持引领;基础医学院新获批6门课程,是全校各学院之最。第三,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成效显著。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校团委依托仿吾班开展红色之旅社会实践项目,苏州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依托暑期学校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调查实践,分别获得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所有入选课程全部加入课程思政设计,成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第四,新工科、新文科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李术才院士的《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电气工程学院杨明教授《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课程,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的《人类骨骼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管理学院黄潇婷教授的《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代表着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实验平台建设新进展。国际教育学院马晓乐教授的《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课程在体验式文化教学领域打造出通识教育山大品牌。第五,以本为本、全校协同办好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本科生院与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建立“教”与“学”工作联系机制,全面开展三全育人和素质拓展培养;与财务部、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等部门积极优化本科教育资源配置;与威海校区、青岛校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一体发展。

  此次评选既是教育部“双万计划”开局之作,又适逢“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之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既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肯定,又对持续深化新一轮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学校将进一步统筹一校三地,加强校院协同,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带动教材建设和专业发展,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山东大学 2020-12-23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