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专业“叫好不叫座”折射职业偏见
2016-12-22 17:47:00
中国教育报
  “目前,纺织类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人被几家企业抢,但是纺织类专业的招生情况却不尽理想,许多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主动报考的人并不多。”日前,《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纺织行业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空间无限拓展,这为纺织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岗位,就业状况和前景良好,招生人数却逐年下降。
  据了解,囿于“对纺织行业的情况不甚了解”“对纺织服装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不明晰”等模糊认识,尽管近年来纺织类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但纺织服装专业普遍遇到招生困难,导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中设计师和熟练工的匮乏,其中生产与贸易结合、设计与管理结合的复合人才尤为紧缺。纺织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行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大大提升。在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形下,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及专业,在纺织业这个大舞台上找到职业目标,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不失为务实的选择。
  其实,不独纺织业遭此困境,多个专业乃至行业发展都不同程度受到招生状况的影响。如今,大学门槛一再降低,“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渐成共识。为了谋一个好职业,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含义,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注重当下分数的高低和未来职业的好坏,很少关注兴趣爱好、社会需求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纺织业遇冷与考生“逃离工科”不无关系。“一流学生学财经,二流学生学科技,三流学生学工科”,这句顺口溜道尽工科教育的尴尬。纵然“高级工程师”的光环让人艳羡,但社会上对工程师职业的职业认同度和价值认可度并不高,工程师职业吸引力较弱,职业热度持续降低。
  尽管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市场紧缺、身价看涨,却鲜有学生来报考,折射出职业歧视的根深蒂固。传统观念认为,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家”,而工程师充其量是个“师”,“工程师”听上去像个低端职业,干的都是辛苦活。相比之下,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可谓名利双收,成为很多学生的追求。近年来,愈来愈多的青年人择业目光总是盯着地位、工资、福利待遇,希望将来当个什么“长”或成什么“家”,而不愿成为“工匠”。
  据了解,为了应对“逃离工科”现象,发达国家在对待那些冷门而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时,常会出台一些补偿政策。比如,美国提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理念,大力推动工程教育以巩固美国在工科这一领域的地位;日本致力于搭建工科人才培养“立交桥”,明确定位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师、技术员、技工等不同层次的定位。由是观之,逃离工科不仅是“工科”学科本身的问题,也不仅是教育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主要症结还在于整个社会分配机制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向工科教育倾斜,分配政策亟需向工科岗位倾斜,以鼓励更多学生攻读工科。当务之急,扭转“谈工色变”现象,改变传统工科形象,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从社会层面强化分配调控力度来弥补行业间差距,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扭转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现象。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更适合自己的专业。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再次证明,“小工匠”也有“大未来”。所谓专业及院校的冷热是相对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冷热的变迁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变化等密切相关,取决于人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就事论事,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偏执于既有的陈旧观念,想当然地认为“纺织业是夕阳产业”,早就不合时宜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