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出路
2018-02-02 15:35:00
中国教育报

  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来,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切。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对参评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进行“体检”和“诊断”,已成为我国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等一批地方高校因其特色学科的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成为拥有A+学科的高水平大学。

  仔细分析可知,这些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可圈可点,名不虚传。举例来说,上海中医药大学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海派中医,首倡名医工作室传承模式,聚焦智慧中医健康服务,立足药谷创新中药研发,融合两种医疗体系优势,致力成为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共同发展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在办学定位、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中,该校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将中医、中药学科视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和灵魂,通过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培育高素质的中医药专门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在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比超过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但由于政策、资源、区位等诸多原因,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参与和努力。

  从本轮学科评估的实践来看,以“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为框架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以下5个导向: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引导高校关注师资队伍结构质量和青年教师发展,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改革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引导高校提升论文质量、重视中国期刊发表;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引导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分类评估,引导高校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

  地方高校如果能深入领会上述评估价值导向,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分类定位等方面突出特色办学理念,依托特色优势学科谋求错位发展,立足地方或行业重视人才培养,转变“贪大求全”的建设取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

  具体来说,一是高度重视特色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过程投入、学生获得感、学生学习成果到毕业后职业发展状况来全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与地方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二是坚持引育并举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对青年人才采取普惠性支持措施,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强化创新质量和特色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完善以“代表性成果”和特殊贡献为主要内容的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引导优势学科更加关注服务地方或行业发展的特殊贡献;四是积极构建协调联动、和谐共生、富有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因地制宜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以人才需求、战略前沿和系统质量为导向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服务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地方高校只要坚守特色办学之路,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学科建设与发展合力,久久为功,持续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就一定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顶明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人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2-02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