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山东农业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5-22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8日,山东农业大学举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新闻发布会,会上揭牌成立了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几项学校重大科研成果和文化成果同时发布,全面展示了学校围绕乡村振兴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所出的规划、探索和实践。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和束怀瑞院士共同为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从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办学区域等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和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在谈到学校人才工作时,徐剑波指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女婿”与“儿子”同心,打造了人才高地,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对学校未来规划,徐剑波强调,学校已经确立了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走进新时代,学校扛起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担当,把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作为办学的重要内容,在各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初,山东农大与山东省科技厅、东营市人民政府、黄三角农高区签署了共建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的协议,全面吹响了进军黄河三角洲的号角。”徐剑波表示,山东农大还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强化协同创新,积极谋求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科教示范工程。面向盐碱地开发与利用,该校与黄三角农高区、东营市和山东省科技厅共建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学校与泰安市共建汶阳现代农业基地,打造乡村振兴与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学校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共建未来农业创新与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打造未来都市休闲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会上,学校校长张宪省和束怀瑞院士共同为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据了解,为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乡村振兴战略高端智库,提升学校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经省编办同意,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后的乡村振兴研究院将整合学校现有的“三农”问题与农业文化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职能,还要整合校内科研力量,协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研究,集科研、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为地方政府、农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发展规划、成果推广、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对接新旧动能转换

  多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形成了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爱农支农的科教服务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今年,山东省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新时代的发展主题。在进一步集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山东农业大学提出“一二五四”的总体思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实施五大工程。

  张宪省表示, 一二五四”中的“一”,指的是学校设立的工作总体目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学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新动能,努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实有效的人才、科技和智库支撑。

  据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设计了两步走的总体规划。第一步到2020年,山东农大将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在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优秀人才、造就领军人才、集聚创新团队、产出高水平成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推动现代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支撑体系、国际交流合作体系,汇聚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协同创新团队,产出更多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成为推动山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规划中,实施“五大工程”是重中之重。在学科高峰培育工程方面,山东农大全面推进“学科高峰”计划、人才“筑峰”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跨学科创新团队和公共支撑条件平台建设,着力增强作物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园艺学3个首批省一流学科实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端学科支撑。同时,学校将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特色优势学科群与战略性新兴学科,在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学科领域打造3至4个具有明显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在智能装备、数据科学、生态环境、微生物工程等领域培植学科增长点,建设对接“十强”产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建成5至6个省一流学科、2至3个国内一流学科、1至2个国际一流学科。

  围绕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山东农大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其内容包括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升级传统优势专业,增列新兴、交叉专业,打造新能源、生态保护、盐碱地开发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专业群;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齐鲁学堂”,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等。该校还下大力气狠抓教风学风,推进本科教学精细管理,落实青年教师听课、集体备课、学生课堂笔记等制度;健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挥教学质量社会督导员的重要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巩固和拓展“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践育人特色;深化“双创四驱”工作模式,依托“互联网+”“创青春”等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山东农大落实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构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与沿线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领域,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落实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实施办法,大力培养“一懂两爱”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在科技驱动工程方面,紧密对接“十强”产业,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依托科研创新平台,从十个方面精准发力,建设与社会科技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科研平台,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果树专家陈学森教授公布科研成果“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

  禽病专家崔治中教授公布科研成果“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

  于振文院士发布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一书

  承前继后发扬山农精神

  发布会上,山东农业大学公布了几项重大科研成果和文化成果。果树专家陈学森教授公布了“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禽病专家崔治中教授公布了“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于振文院士发布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一书。

  在公布的两项科研成果中,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创建的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不用疫苗预防免疫的畜禽疫病防控模式,有效控制了禽白血病在我国的流行,研发的鸡马立克氏病新型基因缺失疫苗居国际领先水平。“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实现了苹果和梨产业优质品种的培植和维持,创建了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苹果起源、演化和驯化规律,明确了栽培苹果起源于新疆。

  随后,于振文院士发布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一书。余松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他发展了小麦高产理论,创建了小麦精播高产栽培和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黄淮海冬麦区大面积推广获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他为中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会上,于振文院士动情地说到:“在余老师逝世两周年之际,由刘观浦、王平、黄有惠同志主编的《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一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再一次唤起我们对余老师的深切思念。传承老师的思想风范,我们就要学习余老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农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人民科学家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

  余松烈院士心系小麦生产,在90岁高龄时,仍然到田间察看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攻关的情况,提出小麦亩产800公斤目标。于振文院士至今记得自己的老师曾说过: “山东农大人的精神应该是,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服务三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