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齐鲁医药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5-13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11日,齐鲁医药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学校领导匡奕珍、李亚鹏、韩冰、杜敏、耿磊、白海龙、侯玉芸出席开幕会,105名会议代表、3名列席代表、4名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党委书记李亚鹏主持会议。

  上午9:30分,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匡奕珍校长向大会作题为《勠力同心 艰苦奋斗 努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08年以来学校的主要工作,总结了10年来的办学经验,分析了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了2019年重大工作。匡校长在报告中指出,自2008年12月22日鲁商集团接管学校以来,学校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更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学校保持了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新校区正式搬迁启用,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度;人才培育取得新成绩;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新突破;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社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政治组织保障更加坚强有力;经过努力,学校建成省级特色名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完成学校更名工作,新校区正式启用,顺利迎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期考察,高报考率、高录取率、低退学率成为常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连年攀升势头。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扎实、人才培养水平日益提升,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报告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结果;是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结果。回顾总结十年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有五方面的宝贵经验要继承发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按高等教育规律和医学教育规律办学;必须毫不动摇地强化团结意识,增强全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

  报告指出,2019年是齐鲁医药学院推进综合改革和落实“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学校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2019年的重点工作有: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锐意改革促发展,改进作风重实干;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推动内涵建设;全力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确保以最好成绩通过教育部认证;积极做好新校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二期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台作用,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积极做好招生工作,狠抓高端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匡奕珍校长最后强调,过去10年,学校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走出了属于鲁医人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学校的大发展。“今后,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握手成拳、撸起袖子,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锐气和朝气,坚持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民办医学本科特色名校’奋斗目标不动摇,我们必将拥有更广阔、更美好、更璀璨的未来。”

  大会向代表提交了学校2009年-2018年财务工作报告。

  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校长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代表们纷纷表示,匡校长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着眼长远,既总结了过去十年的主要工作和办学经验,客观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部署了学校的重点工作任务,为全体师生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努力目标,代表们表示将要把报告内容和会议精神传达给广大教职工,积极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议表决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学校第一届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表决通过了《齐鲁医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齐鲁医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工作规定》。

  匡奕珍校长在闭幕会上指出,本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希望代表们要继续履行职责,发挥好代表作用,带头传达好、宣传好、贯彻好大会精神,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学校发展的再次腾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