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山东省省厅领导前往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疫情防控和职业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2-20    

  中国教育在线讯 2月18日,副省长于杰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主持召开省职业教育调研座谈会。省政府副秘书长辛树人,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省文旅集团董事长高洪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复东,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鲁商集团党委常委、组织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林,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党委副书记、院长钱乃余出席相关活动。

  座谈会开始前,于杰实地察看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参观了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洪雷、钱乃余介绍了疫情防控和中心基本情况,并汇报了中心在果品保鲜、无水活鱼运输等服务民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绩。于杰对鲁商集团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工作表示肯定。

  座谈会上,张志东与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靳奉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山东技师学院院长曲同军分别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校办学特色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报,并提出建议。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亓俊忠对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意见建议进行了专项汇报。

  张志东在汇报时结合学校三个发展阶段介绍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办学情况,并从冷链研发有高度、产教融合有深度、师生发展有亮度和服务民生新突破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特色,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实现“三有一突破”,走出了一条创业型大学特色发展之路。针对建好职教新高地,学校将全面落实省部共建文件精神,并建议落实经费投入,改善办学质量;建议加大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筹建力度,优化职教体系。张志东表示,学校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建成“特高校”,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邢顺峰针对交流内容和普遍提到的问题,谈了对学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看法,希望高职院校通过相关的激励政策等措施,把业界的人才引进到职业教育领域,创造价值,培育英才。

  侯复东结合“三个融合”谈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要了解社会需求、找准培养目标和方向;学校与企业融合对接,探索合作方式,实行人才多元培养;教育资源、平台要融合,各方力量实现实训基地的共同开发和共享共用。

  邓云峰表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校学生必须要守住,校外学生严禁提前返校。职业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院校的发展要避免同质化、追求差异化;在专业设置上,要紧跟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在校企合作上,推进多元办校,实行开放办学。

  辛树人对于山东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充满信心,要求相关院校要及时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继续做好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以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全力做好省部共建的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

  在实地查看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后,于杰指出,学校是疫情防控重点,防控任务繁重,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严十分、不可松一毫”的要求,找差距、补短板、除隐患,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师生安全和健康。于杰强调,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指导服务,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模式,做到毕业生网上招聘对每所高校全覆盖、高校对每个毕业生全覆盖,精准推送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便利和广阔空间。

  座谈会上,于杰指出,要抓住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重大机遇,坚持对标优化、整合提升,瞄准全国一流,打造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于杰强调,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省上下行动起来,政府主动为学校“送”政策,学校积极“找”政策,推动政策落地,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于杰指出,要坚持“一市一策”“一校一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供需对接,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要坚持德技并修、工学并重、育训结合,推进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着力培养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于杰最后指出,各地各学校要及时梳理经验做法,积极提供案例范本,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八处,省教育厅高教处、体卫艺处、职教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建处,鲁商集团办公室、政工教科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参加相关活动。(通讯员/杨毅 姜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