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青岛大学开学第一课 援鄂抗疫先锋倾情讲授在武汉奋战的52个昼夜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5-26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26日上午,青岛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在浮山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开讲。学校特邀牛海涛、于文成、魏丽丽、吴倩等四位来自附属医院抗疫一线的医护代表与返校师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为大家讲授开学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汪黎明主持授课,思政课教师代表和已返校学生代表60余人在现场聆听授课,近3800名学生在线上课。


  医学部副部长、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医疗队长牛海涛教授以“决战武汉、决胜光谷”为题,从援鄂医疗队的“一夜成军、激情出征”,讲述了援鄂医疗队克服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重症病区后,克服重重困难,发挥附属医院“硬核型”医疗实力,奋战52天,累计救治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交出了一份学霸级的“武汉答卷”,圆满完成援鄂任务的紧张过程。他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微视频,串起了援鄂医疗队在一线抗疫中得到的后方支援以及团队所取得的成绩与肯定。跟着牛海涛的讲述,同学们仿佛走进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于文成参加过98年抗洪救灾医疗队,担任过2003年抗击SARS医疗队的专家,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55岁的他毫不犹豫的又逆行走向“前线”,担任此次援鄂医疗队医疗专家组组长,成为整个援鄂医疗队的“定心丸”。他以“科学应对、勇于担当、奋发学习”为题进行授课,没有过多地分享自己以及团队取得的成绩,而是从传染性疾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角度出发,讲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中采取的居家隔离、在疫情严重地区建立方舱医院,武汉封城等一系列措施的科学意义及价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于文成在讲到这次援鄂任务完成后他最大的感悟。

  附属医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魏丽丽是此次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兼护理团队负责人,她以“英勇赴战、众志成城”为题分享了此次抗疫过程中的巨大收获。授课中她特意强调:全国援鄂医疗团队的构成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护理人员,而其中90后年轻人又充当了主力。她与年轻的护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度专业的管理让重症隔离病区各项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开展,充分展现了青大援鄂护理团队的速度与风采,获得了患者与其他同行的赞扬与认可。也是通过亲历抗疫一线,她更多地看到了90后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魏丽丽最后寄语广大学子,“2003年SARS,我们的前辈保护了我们;2020年新冠肺炎,我们,选择逆行武汉;下一批逆行者是谁?同学们,明天是你们的,责任也是你们的,需要你们去保护你们的下一代!”。

  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市南护理单元护士长吴倩是这次援鄂医疗队护理团队护理骨干,也是这次医疗队的后勤负责人。授课中,她以“立足当下、奋力前行”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她与同事们在抗疫护理一线的辛苦工作中既当守护者、又当陪护者的温情故事,讲述了年青一代逐渐成长的心路历程。最后,她动情地讲道:“任何一个岗位,都有他的重要性;任何一件事情,做精做细做稳都会出彩;任何一个人,都要为国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战争,不是所有的冲锋在前才称之为战士;我们,只做对的,做自己能做的,就是对这场战役有所贡献,就是平民英雄”。

  汪黎明在主持授课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诠释了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伟力的伟大精神,特别是展示出了“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牛海涛、于文成、魏丽丽、吴倩为代表的学校143名援鄂医务人员,他们在抗疫一线的艰苦拼搏,更是对青大精神中奋斗基因的最好诠释。通过这开学第一课,同学们要向身边的战“疫”英雄们学习,真正将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克难奋进、勇于奉献的精神根植于自己的内心,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用青春奋斗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刘奇作为学生代表在现场参加了开学第一课的学习,下课后,他激动地说,通过各位医疗队员的讲述,我了解到曾经SARS时期被保护的90后,成为了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青年要敢于担当,但只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学好知识本领,练好基本功,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据悉,校党委已于日前成立了青岛大学抗疫精神宣讲团,将以“讲好抗疫故事,坚定制度自信”为主题,组织附属医院抗疫一线医护代表、青年抗疫先锋代表等走进广大师生,广泛开展“三讲三进”宣讲教育活动。本次开学第一课也是宣讲团成立后开展的第一场集中宣讲。(中国教育在线/姜甜甜 通讯员/魏小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