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石大留学生为增进中非友谊、服务“一带一路”贡献青春力量
2022-05-09 17:34:00
中国教育在线
  5月6日,以“中非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题的中非经济社会理事会圆桌会议举行。会议内容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尤其是留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纷纷表示要继续增进中非友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马里留学生马杜:投身到中非跨境电商,架起中非友谊之桥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马杜曾在青岛参观过一个生产手推车的制造车间,那机械化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车间以及制作出做工精良的可以远销世界各地的产品深深震撼了马杜的内心,创业的种子也在马杜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因为从小对服装设计的偏爱,长大后的马杜一直梦想着设计自己的服装品牌。中国服装的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加上中国发达的电商平台可以提供完整的网络数字化产供销链,再通过非洲的合作伙伴,马杜把成功服装卖回非洲,并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开启了创业梦想。
  创业之初是马杜上大学以来最忙的一段时间,每日都要不停地工作,但累并快乐着。马杜和朋友们一起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拍下照片发到家乡的社交媒体网站上,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家乡,让家乡的小伙伴都能穿上物美价廉的衣服。
  作为新一代“创客”,马杜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投身到中非跨境电商的浪潮中,他说:“未来,我会和更多的非洲‘创客’一起为中非跨境电商贸易添砖加瓦,架起更坚固的中非友谊之桥。”
  刚果(金)留学生荣耀:潜心能源科研,服务“一带一路”
  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荣耀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学位已经一年多了,“知识改变命运,志向决定发展”是他的座右铭,他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立志于做连接中非友谊纽带,潜心能源科研,服务“一带一路”。
  从中学就学习石油的他,受老师启发,立志在能源发展的科研道路上迈步向前,为此他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作为留学深造的去处。“石大的不少高水平实验室配备了尖端仪器和设备,对数字岩心样品和微观流体流动进行鉴定和量化,为我们科研提供了优良条件,也为能源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耀说。
  在科研深耕过程中,荣耀牢固树立起促进中非合作的理想,语言是桥梁,他也开始加练汉语。随着汉语水平的突飞猛进,他对中国的了解也越发深刻。“中非的比较优势不同,工业化水平也不同,合作潜力巨大。”读研以来荣耀两次获得了 SPE 石油杯比赛的一等奖,发表多篇SCI论文,是中国国际大学生石油论坛的优秀组织者,曾多次代表学校登上国际能源论坛,为中非能源合作建设、绿色发展等议题建言献策。优秀的他将在国际多孔介质学会第五届会议上发表演讲。
  “回国后我将考虑和中国公司签约,比如尚德电力或是中国太阳能,继续服务‘一带一路’,促进两国交流。”荣耀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非洲国家带来巨大利好,帮助其突破基础设施不足的瓶颈,促进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加纳留学生卢斌:做“文化达人”,助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来自加纳的卢斌是一名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中国制造技术,真的牛!”洋溢着灿烂笑容的他,正在展示他最近的机械设计作品。现在的他,自信阳光,睿智大方,是同学们眼中的机械学霸,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
  “悠长的历史让我对中国文化有着好奇与热爱。”卢斌用自主研发的3D雕刻机,完成的第一幅作品是中国石油大学校徽,他解释:“石大的文化暗含一种奋斗与包容,和他立志做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的理想不谋而合。”飘逸骏马、创意logo等作品纷纷出现在他的朋友圈,也成为他在中非友好交往中的一种特色符号。
  看似简单的文化符号背后是热爱与探索的碰撞。在制作3D雕刻机时,带有直流电动机的可编程机械臂的控制问题一直困扰着卢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电灯的开闭可以模拟电路的通断,于是用光敏电阻与LED灯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他8个月的设计探索中,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也一直帮助着他,给他解决了生活与学习中的不便。
  卢斌在自己的专业上狠下功夫,从科技创新上将理念落实,获得学校奖学金资助,学费全免,并连续两年获得青岛市政府奖学金。“就我的专业而言,处理污染物保证绿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我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努力与友好。”卢斌接下来准备研究如何在交通运输中使用更多零排放技术,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且公平的环境而努力。
  “中非各领域的合作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令我们一线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它带来的强劲合作推动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黄方教授说,近年来,学校先后与20多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50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中国石油大学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在上合组织国家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孔子学院,为当地和中资海外企业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人士;每年有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博士、硕士和学士学历学位生在校学习,有近40%来自一带一路国家。此次中非经济社会理事会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学校与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为我国能源科技和教育工作创造更加宝贵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供稿/杨安  周天宇  盖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4-26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