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临沂大学:构建长效机制促就业稳就业
2022-07-07 11:00:00
中国教育在线
  就业工作,重中之重。临沂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重大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长效机制,创新思维解难题,立足根本抓落实,多措并举为学生就业创业铺路架桥,助力学生顺利开启人生新航程。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三全就业创业育人机制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作为导航工程、“一把手”工程,构建校、院两级工作领导小组,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学校党委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前瞻谋划,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员、物资等条件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校、院两级党委书记、校长(院长)深入一线开展就业调研,带动全体教职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清单”,与企业进行人才供需对接,向企业推介毕业生,邀请企业到校选聘毕业生,拓展校内外资源助力毕业生就业。
  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临沂大学学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制度性文件,落实校领导包保帮扶到学院、学院领导包保帮扶到专业、教师包保帮扶到学生的工作机制,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校友五位一体的全员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工作格局,协同推进毕业生就业。
  优化就业举措,用足用好就业创业政策红利
  组织好专项行动。学校以“用人单位大走访 全员联动促就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促进周和百日冲刺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理事会、校友会、校企合作等平台,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访企拓岗促就业,通过实地走访、“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进行用人单位走访调查、毕业生跟踪,切实挖掘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既立足当前,为2022届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又着眼长远,构建学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新拓展用人单位60余家,开辟就业岗位近3000个。
  搭建好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国家“24365”就业服务平台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平台、“互联网 + 就业”新模式,搭建“智慧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开发就业服务小程序,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式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开拓市场化就业岗位,线上线下分层次、多元化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实现“云招聘”“云面试”等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举办“就选山东”鲁南经济圈综合类专场就业双选会,以及师范类、财经类、理工类、困难帮扶专场、国有企业专场等大型校园招聘会、宣讲会上百场,累计提供岗位15000余个。
  落实好扶持政策。学好用好上级部门、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好政策支持,邀请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送政策上门,带来了就业援助类、创业扶持类、职业培训类利好政策十余项;为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等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和指导,强化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实名帮扶,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托底保障。目前学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及见习帮扶率为100%,发放困难毕业生就业求职补贴覆盖率100%。
  立足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
  注重就业培训指导,搭建校企沟通渠道。开展以开设选修和必修就业实务课程为核心、专题讲座为辅助、就业实践课为拓展、就业辅导与个别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就业指导,将生涯教育前置化,在提升高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强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助力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围绕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全校共设置28个校企合作专业。实现工科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全覆盖,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才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创业就业竞争优势。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对接山东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强化应用型专业建设,淘汰了一批就业率低、就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专业,建设了一批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专业,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等专业。依托区域优势成立了智慧物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进行产教融合协同化,把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如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讲座等,开展“毕业实习+就业见习”双核发动促就业行动,助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作者:李敬华 凌春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623841389 2022-05-24 13:25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11 17:01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04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