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面深入系统调研评价,共建共研共享研究成果
2021-05-11 22:55:00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课题组专题调研系列报道——德州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21年05月11日上午,《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课题组专题调研座谈会在德州市柳湖书院召开。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张书鹏局长、四级调研员、市教科院分管领导王俊臣、招生考试院肖建军院长及部分招考院、教科院工作人员、中学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和部分兼职教研员30余人参加座谈。招考院肖建军院长主持此次座谈会。
  课题组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简单介绍了研究课题有关情况,并对调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高考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国家和山东省一向高度重视。山东是高考大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面对的压力与挑战可想而知。为平稳推进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深入了解政策实施情况,深度分析潜在的问题,科学评判新高考政策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设立重大招标课题进行重点研究。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该项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该研究课题采用大团队、数字化、系统化、大平台、开放式、研究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各地教育管理、考试招生管理部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单位一线管理、研究人员踊跃参加,研究课题组团队已达四百余人。课题组突出体现教育科研的公益性,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服务社会,指导高考实践,积极为学校开展高考政策解读与志愿填报指导公益讲座活动,同时开发开放式《高考改革与服务》(www.sdqljy.cn)平台,面向全体考生提供高考咨询服务。没有教育科研,就无法支撑科学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充满挑战,据了解各省都在积极行动,从各个层面开展深度研究,课题组真诚欢迎有志于奉献山东高考事业的专家、特别是社会专业机构的专家积极参与,共同为山东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根据调研提纲,分别安排全市高考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中学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和部分兼职教研员代表,从新高考改革认识、目前实施情况、现实困难、建议和想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并就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实施过程的经验、体会和深度问题的思考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其中关于“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选课走班面临的现实困难”、“目前广大考生和家长急需综合政策解读和志愿填报大平台”、“综合素质评价亟待进一步扩大推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等问题引起了专家高度关注。
  陵城一中校长李泽刚谈到,新高考改革以来,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新高考面前显露种种弊端,因此教学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必须进行转变。陵城一中重点引导教师在原有探究式课堂基础上,转变思想,将新高考提倡的“情境+问题”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管理方面逐渐向全员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模式过渡,逐步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管理。针对教师资源相对充足与部分学科教师资源不足的矛盾,学校以三个年级间教师流动的方式,来解决选科前个别学科和选科科目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年级间教师的流动,也刺激教师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全面育人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李校长同时提出,作为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等复杂因素的制约,本轮高考改革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在知识面、视野广度和宽度上与经济条件较好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学生相比,可以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各地区资金、师资和社会资源投入力度上的差异和新高考模式的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发达地区差距将不断加大。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虽然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工作,但还是达不到综合是评价中各项目填报的高水平要求。农村地区学生在高考录取原则“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这一项还处于劣势。同时,教育资源匮乏、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相关领域的实践基地匮乏,各学科的研学活动缺乏资源和资金的支持,其他拓展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限制,未能达到完全提升学生素质,实现提升育人质量的目标。希望能加大对县域和农村地区高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李校长还建议,为了让学生在高考前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否考虑设置一一到两次全省所有高中考生参与的联考。另外,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开放志愿填报和辅助系统的时间,能让家长有更多时间帮助考生进行志愿填报。
  德州一中副校长王志祥提出建议,希望能顶层宏观设计,让懂业务的专家来负责、安排、组织相应的研讨活动;制定三年或五年突破规划,制定体系化线上交流活动,从各个层次、层面宣传政策,讲解理念;采取地级市典型示范,打造样板观摩基地,利用五年时间,完成市、县市十点成型规划,并辐射推广;辐射带动初中、小学阶段的配套型改革,为高中改革减少或排除阻力,真正实现12年一贯制。
  齐河县教体局考试中心主任张景胜提出,在新高考阶段,招生考试机构需要加大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的配备,加强招生考试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制定全省统一的考核评价办法,增加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的资金保障和培训的次数,保证培训的时间和质量。
  夏津县第一中学教务主任张文静就生涯规划与指导提出建议说,应该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中学校的评价,避免无序无法管理。首先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顶层设计,根据年级实际、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真正杜绝唯分数论。其次,加大对下级主管部门及高中学校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的督查评价力度,并纳入对高中学校的高考综合评价,提高生涯规划与指导的权重。
  张文静还提出,高职高专类专业种类繁多,差异明显,在多元录取中,不同专业应该区别对待,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专业来说,如医药护理类等,依然应该严格控制科目选择和招生规模,坚决保障生源质量和坚持培养标准。
  齐河县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邢辉就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谈到,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难点是,一般在学期末,班主任结合平时自身对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学期评语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文字评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对学生的素质评定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大多数出于宏观的整体性印象。通过这种评价,学生得不到或很难得到明确的提高素质的指导方向。这个评价应该是一种过程性评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及时有效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对学生的发展才可能会有效。齐河县一中目前实施的“导师承包制”活动做得比较好。班内的每位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承包若干名学生,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交流和关注。通过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成长的足迹》,“老师,我要对你说”和回音壁等活动,导师更能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如果让这些导师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相信他们对所承包学生的评价应该会比班主任更准确。
  邢辉同时建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兼职、访谈等,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可以邀请一些在各行业中有精彩职业故事的家长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近距离的接触,给学生榜样的力量;学校也可以规划时间,给学生介绍各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让学生的生涯规划更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发挥高校资源,定期展开高校教授进校园的活动,给学生做科学发展报告,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
  武城县第二中学兼职调研员林红玲就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素质评价被引入高考会激发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机会。但高考作为一种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可能会引发学生之间攀比参加活动的数量和时间,从而产生一种非理性竞争。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可能仅为获得学分和证书,而忽略了活动本来的意义。这种非理性竞争不仅使活动本身的价值有所折扣,也变相给学生增加了学习之外的负担。综合素质评价资料的含金量与可信度易存在争议。学生需要为本人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若放宽进入档案材料的活动限制,必然会出现活动种类名目繁多,主办主体五花八门的局面,导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甄别各种证书的含金量、可信度和参考价值;若严格限制活动,又会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初衷。高中综合评价材料的真实性与公平性也容易出现问题,由于许多评价指标采用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主观随意性较大。评价材料由高中学校负责,出于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升学率等问题的考虑,很有可能会出现材料美化甚至造假的问题,从而影响招生录取的公平与公正。综合素质评价的非量化评价在高校录取的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人情质疑。评价内容因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易引发争议,导致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因资源配置不均而遭受质疑。
  德州市教科院教研员阚小鹏则提出,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的调查研究,能得到理性的数据,是不是大走班一定比定班好?对于生涯规划,是不是选择越多越好?整个高考改革,与前期的实验省份相比,我们山东省做了最大的、最完美的调整,是一个非常好的局面。当然也有成本多的问题,英语听力考试。但是英语听力考试提前确实给考生从心理上起到了减负的作用,时间安排上,在高考当年进行考试,1月初进行也是最大化的努力了,也为我们将来的听说考试留出了端口。组织考试成本是必须付出的。
  课题组核心专家、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党委委员宋宝和详细介绍了我省高考改革的背景、发展和取得的成果,肯定德州市在高考改革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成绩,并建议要根据高考的发展,及时总结“德州经验”。他同时提出,有关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打击天价报考指导,有偿指导效果并不见得好,不要迷信。现在关于报考指导的公益平台越来越多,有些权威的服务平台大家要多用、多宣传。去年的数据很重要,一定要关注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数据,去年我们高考录取非常平稳,数据虽然只有一年,但是很有价值。今年的高考会更上一层楼。
  课题组首席专家、山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从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做好服务几个方面进一步强调课题组调研的意义和作用。他提出,对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来说,我们应该全面认识高考。高考首先是教育制度,是指挥棒,是刚性要求,我们要敬畏高考,认真遵守高考规则。但是我们更要认清高考本质属性,高考是教育的一种工具,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育人,都是为育人服务的。高考政策当然也必须为育人服务。高考是指挥棒,这个指挥棒应该掌握在我们人才培养的设计者实施者手里。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对高考政策进行深度剖析,要敢于提出挑战,善于发现真正的问题、潜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深入开展调研的初衷。
  最后,德州市教科院分管领导王俊臣调研员对德州市目前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通过一轮的改革实践,德州市高考综合改革总体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高中生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安全平稳,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和各项配套改革的顺利开展,2020年全市的高考成绩也是稳中有进。高考综合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任务重,尽管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进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德州市一定要以这次省厅调研为契机,充分认识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完善工作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坚持重点突破,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和高考标准化考场新建和改造项目,增加教室和实验室资源供给,切实保障新高考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资源条件。要加大师资结构调整和补充力度,配齐配全高中学科教师,保障师资配备和储备满足选课走班改革的实际需要。重点做好课程规划、组织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评估监测、人员培训等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招生考试能力建设,强化招生考试工作队伍,提升办考能力和人员整体素质。
  王俊臣表示,德州市教育局各级部门将全力配合调研组,将调研情况、内容及时总结、传达、落实,尤其是在调查问卷的落实方面,会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其次提高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的认识;最后要求各位调研员要全力以赴参与后期课题工作,把优秀的经验做法转化为推动德州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为全省的高考改革事业做出贡献。
  研讨会最后,课题组首席专家、山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为参加参加此次调研座谈会的部分兼职研究员颁发了《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课题兼职研究员聘书。  (文/孙春蕾  黄鹤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