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6研招访谈系列】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
2015-08-27 17:44:00
中国教育在线

  【2016研招访谈系列】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历史与学校的历史一样长,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历史沉淀,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科已建设成为我国和山东省统计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科专业发展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日前,该院石玉峰院长就2016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首先请石玉峰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统计学院的基本情况,方便各位考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答: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历史与学校的历史一样长,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0年12月成立的山东省合作干部学校设有会计和统计两个专业;1952年10月,齐鲁大学经济系并入山东省立会计专科学校,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山东财政经济学院设有经济统计学和统计专修科两个教学单位;之后的1980年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山东省高校中第一个统计学硕士点;2010年第一批获得应用统计硕士(MAS)学位授予权;2011年第一批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成立统计学院;2013年获得统计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统计学》成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9列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2011年获得山东省重点学科。经过60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历史沉淀,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科已建设成为我国和山东省统计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科专业发展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

  统计学院现有经济统计学和统计学两个本科专业;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统计学(020208);3个硕士点:统计学(0270)、金融统计学(0714Z2)、应用统计专业硕士(025200);设有3个系:经济统计系、数理统计系和计量经济系,7个科研机构:计量经济学研究所、统计软件研究所、概率统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应用数理统计研究所、质量与数据科学研究所、网络舆情统计研究所、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山东财经大学大数据与指数研究院挂靠统计学院。

  问:那还请石玉峰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该学院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就业情况。

  答:统计学院近三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9人,其中学术型硕士31人,专业型硕士18人。具体来讲,201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人,专业型硕士6人;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人,专业型硕士7人;201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8人,其中学术型硕士13人,专业型硕士5人。截至2015年6月统计学院在校研究生41人,其中学术型硕士28人,专业型硕士13人。统计学院招收研究生的学缘结构比较发散,既有本校的本科毕业生,又有省外诸如河北大学、辽宁大学等省外的优秀毕业生考取我校;专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等相关经济学和理学专业。

  就统计学的行业背景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冀望在这场时代变革中拔得头筹,由此统计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由“稳增”需求阶段迈向“激增”苛求阶段。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2013年调查了600家全球公司,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之前的18个月任命了负责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的高管。即使是尚未设立此类高管职位的公司,也有71%的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作出任命。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大数据是“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新边疆”,具有变革性影响,是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毫无疑问,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日益凸显,统计分析将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金饭碗”。 我国相关部门预计3到5年内,来自政府、媒体、企业等方面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人才的需求将达100万人左右,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水平,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这为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职业保障。

  就统计学的就业情况而言:我院研究生招生始于1997年,现已连续招生14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100%,主要去向有三大途径:(一)公务员。中国人民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二)事业单位。国家统计局等统计调查系统、山东省物价局等。(三)博士深造。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的学校既有诸如澳大利亚邦德大学这样的国外知名高校,还有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985和211高等学府。(四)公司集团企业。汇丰银行、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集团。总体而言,统计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不但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和渠道向高精尖方向拓展,大数据时代是统计学人才“称霸”的时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28 10:10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14 12:52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10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