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山东大学教授王晓云获2019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山东大学获奖者本科生源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1-18    

  中国教育在线讯 11月1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该奖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奖。

  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见证下,今年的“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颁出。

  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双聘院士、讲席教授王小云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达100万美元。

  颁奖典礼现场,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受邀出席颁奖典礼。

“中国诺贝尔奖”上的山大成绩单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非政府组织颁发的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对为全人类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予以表彰,逐渐成为当今大中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之一。

  9月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王小云院士的获奖使未来科学大奖璀璨星幕下第一次闪耀女性科学家的光芒,也是山大人第三次获此殊荣。

  今年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王小云院士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山东大学;2016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薛其坤院士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2018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马大为教授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在历届“未来科学大奖”的16名获奖人中,山东大学获奖者本科生源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三个唯一”的荣誉

  今年,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王小云院士创下该奖三个“唯一”的记录: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女性科学家、唯一一位博士毕业于中国大学的科学家、唯一一位本、硕、博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科学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大数学系钟灵毓秀、十步芳草。时任校长潘承洞先生虽不专于密码研究,却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数学家。在他的主持下,国内外密码学大师谈笑往来,云集山大。师承王树棠、潘承洞、展涛、于秀源的王小云,在导师的指导下于新兴学科密码学的道路上愈行愈进。彼时,当硕士阶段主攻解析数论的王小云转向密码学时,人们对“密码”的认知尚停留在“摩尔斯电码”上,山大乃至中国的密码学,不过是发轫之始,根基未深。

  自数学向密码,不变的,是先生们的悉心教诲,更是王小云学术究极的热忱之心。“刚开始,感觉学习密码很简单,后来随着理论越来越深,感觉还是挺难的,但也觉得越来越有意思。”看似神秘而枯燥的密码学,在王小云的眼中焕发着有趣的光彩。

  在网络时代,密码技术是守卫网络安全的支撑技术,也是守护人民与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在2004年和2005年,王小云先后破解了被称为世界最安全的两大密码算法——MD5、SHA-1,震惊了当时的国际密码学界。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这是密码科学的时代,也是王小云的时代。

  “我的科研是抱孩子抱出来、做家务做出来、养花养出来的。”一场座谈会上,王小云院士打趣道。王小云院士的生活亦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踏实而令人亲近,显露着山大人特有的朴实、扎实、务实的品格。餐桌上,时常流溢着佳肴香气:阳台上,永远张扬着鲜妍花草。如今的王小云院士,站在老师们曾激扬文字的讲台上,见证着山大乃至中国密码学的蓬勃生长,也推动着山大网络空间安全的初阳之升,更助力着未来科学的一朝千里。

  作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王小云表示:“或许很少有人了解密码学,但是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对密码学感兴趣,能够让他们继续密码学的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整个社会,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我也衷心地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工作,未来的人们会受到更小风险的威胁,受到更少的经济损失。”

山大底蕴、助力卓越

  薛其坤,男,196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1984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

  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

  科学家“逆袭”是一种什么体验?

  或许薛其坤院士能解答你的问题。1984年,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的他,开始了考研之路,然而并不顺遂,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考研,物理只考了39分。备受打击,但他依然坚持。第三次考研,终于考进中科院物理所。之后他也颇为曲折,博士读了长达7年的时间。

  “勤奋、专注、执着”,成为薛其坤一路披荆斩棘的钥匙,使他从研究低谷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35岁晋级教授,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49岁时,他领衔的科研成果被誉为诺奖级发现……

  “天才”只是比常人更努力罢了,薛其坤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中的一员,连续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活中,薛其坤的早出晚归成为了一种常态,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对他严于律己的科研态度敬仰有加。

  2013年,经过四年的反复实验与失败,薛其坤和他的团队通过实验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刊登在《科学》杂志上,这项成就“不仅是科学界的喜事,也是整个国家的喜事”。这项科研成果被杨振宁称为“诺贝尔奖级的科学发现”,这个物理效应可以解决电子产品发热、耗电快等问题。正常情况下,电子在器件中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电子之间会发生很多碰撞,而造成电子走弯路,从而使电子产品产生更多的能耗,而发热。

  薛其坤用比喻通俗地解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应用,可以改变电子的运动轨迹,使其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减少了中间阻碍,降低了热量消耗率,加快了运行速度。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发热、耗电快的问题。如果这项技术将来能够投入实际生产应用,超级计算机可能变成ipad大小的掌上笔记本。

  2019年4月8日,薛其坤作为校友重返母校,做客山东大学首期育贤校友论坛,与山大学子们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经验心得,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没有母校的培养,我也不会走到今天,感谢母校。”他动情地说道。

  薛其坤向新时代青年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希冀和新的要求。他指出,当前是历史最好的机遇期之一,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实现关键性领域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在论坛中,他多次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呼吁山大青年学生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坚守科学精神,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力求突破,无愧于心。

  马大为,男,1963年9月11日出生于河南社旗,198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纪委书记,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活性关系;针对特殊靶点如G-蛋白偶连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

  马大为教授因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获得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在获奖感言中,他感谢未来科学大奖营造了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也通过国际评审提升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的认可度。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证,要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马大为的马氏胺化反应,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他在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不仅体现了在有机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而且展示了对于制药工业和药物发现带来的重要影响,将在促进学科发展和满足健康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6月,马大为以校友身份回到母校,与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亲切交流,分享学术历程、科研心得和人生感悟。他回顾了自己1980年进入山大化学系求学以来的科研学术经历,表示山大深厚的底蕴和朴实的学风使自身终生受益,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中国科学水平发展迅速,各位青年教师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利用好平台,实现促进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统一。

深情反哺、共创一流

  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三位校友与山东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小云教授是山东大学双聘院士,目前担任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

  王小云院士带领的密码研究团队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二十年,成功破解了两大国际通用Hash函数算法SHA-1与MD5,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山东大学首批获批建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着力培养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并且围绕密码理论、网络与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重点方向组织科学研究,主动承担国家(国防)重大研究任务和军民融合任务,致力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地。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公布了第二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名单中,山东大学顺利入围。

  薛其坤院士现为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为材料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马大为教授目前担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化学一流学科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

  在科研与生活之内,在小我与大我之间,永远跳动着山大校友赤诚的心。

  “我的梦想是永远不忘初心,做好整个国家的密码保障工作,把我们的密码防御体系布局在国家的重要领域,使我们的国家更安全,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要当可以为人类谋福祉的科学家。”

厚积薄发、玉汝于成

  薛其坤校友、马大为校友、王小云校友,是山东大学培养出的优秀学子,更是60万山大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有着山大人代代相传的“山大基因”。

  第一个基因是“家国情怀”。山东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章程》明确了“正心术、敦品行、明伦理、知大体”的为学立身箴言,山大的新生认识山大、感悟山大、成为山大人就是从这12个字开始的。

  第二个基因是“崇实品格”。山东大学培养的学生以“三实”为社会各界所肯定,并成为山大学子的品格标识,这“三实”就是“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肯吃苦、能奋斗、不怕累的山大人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基因是“担当精神”。山东大学的办学章程中有两句话被山大人口口相传:“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体现了“小我融入大我”的担当精神。

  第四个基因是“创新能力”。山东大学的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引导无数山大学子“做大学问,出大成果,有大胸怀,成大学者”,这种创新是一种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创新。从“童鱼”、“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到今天的“彭最大值原理”、王小云院士破解两大国际通用Hash函数SHA-1与MD5,都体现出这种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家国、崇实、担当、创新,承自山大百年底蕴,亦将由科学家们传至新一代山大人,共赴家国之如歌前程,人类之无限未来。不忘初心、强校兴国、为国育贤,山大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