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何必急着否定清华“招生新政”

中国教育报    2017-08-29    

   从今年开始,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生(本科)在申请期内,只需在网上填写项目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经过专家评审和面试环节可获录取资格,特别优秀者还有机会免面试录取。清华大学近日公布的《2017年清华大学国际生(本科)招生简章》引发舆论争议。

  “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民众群情激愤,质疑新规定降低了国际生门槛,对国内考生不公平。对此校方回应称,在采用“申请-审核”制后,考核维度更丰富、考查面更广,难度不降反升。民众的意见固然有情绪化的一面,但在调侃和吐槽的背后,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逢进必考已成为我国的一种社会文化。大学是考上的,经常听人讲,谁的小孩考上美国哈佛了,谁的孩子考上英国剑桥了,似乎美国、英国也和我国一样,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也要参加所在国的高考。在我国,凡要上大学,不论东南西北时差有多大、距离有多远,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每年近千万高考大军浩浩荡荡进入考场,为了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试卷还要由武警看守和押运,考场要警察执勤,考场周边都有交警维持秩序。为了杜绝考试作弊,还制定了各种严苛的制度,使用了各种先进的防作弊设备。
  当年,恢复高考曾经受到民众拥护,它为求学无门的莘莘学子打开了一道命运之门,数以万计的考生得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圆了自己大学梦。高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公平。考生和家庭从高考获益了,高校从高考获益了,国家和社会重建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也无形之中强化了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扩大了高考的权威性,放大了高考的价值。高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要上大学必经高考,已成为一条“铁律”。改革可以,完善可以,但不能绕开高考另辟“蹊径”。清华“招生新政”之所以引发民众热议,正是因为其触碰到了这根敏感的神经,只是这次是针对国际学生。
  那么,清华“招生新政”是否真的如一些吐槽所言,是降低门槛给国际生放水呢?我看未必。现代以来,在国内外高校招生中,一直存在两种类型的招生办法:一种是高考招生;一种是非高考招生。我国和东亚一些国家地区实行高考,法国的大学也实行高考。除了高考外,还有推荐入学、凭高中毕业证书入学、综合审核招生等,这些都是非高考招生办法。综合审核招生在欧美国家高校非常普遍,申请人向自己所中意的高校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自己的学历证明材料和各种素质、能力证明材料,以及相关人员的推荐信。高校根据自身的招生标准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申请人进行访问,或者要求申请人到校面谈。访问申请人可以由高校招生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申请人所在地的校友代为进行。后面这种招生办法在欧美名校应用很广,很受推崇。因此,可以说,清华对国际生招生办法的改革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众所周知,高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不仅表现在高考本身,而且表现在为应考而形成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包括课程、教材、教学、备考、辅导等。这是一套中国式的教育考试制度,应该承认,它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应试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挥之不去的沉疴宿疾。高考制度不改,应试教育无解,素质教育无望。以我国高考制度或准高考制度要求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国际生,并以此考察他们的知识基础、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显然是不恰当的。清华“招生新政”应是在总结往年国际生招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的,招生简章所提出的提交材料的要求和审核程序也符合国际名校的通例。
  尽管新政本身并无不妥,清华也不能高枕无忧。新政改革旨在按国际通例招生,目的在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招生质量。由于我国高校在国外的影响还有待提高,新政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学校应当根据国际生招生形势和自身期望,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手段,进行自我推介,扩大招生的知悉范围。与此同时,坚持宁缺勿滥,严格把关审核环节,绝不降低标准和要求,用严格要求和招生质量树立优良的招生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新政的忧虑,赢得民众的尊重。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