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
2024-03-06 12:05:00
山东艺术学院
  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ChatGPT、Sora大模型相继问世为标志,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发展。时代不等人,时间趋紧迫,我们要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以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的创新型人才,应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国际竞争。
  一、要把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作为教育破局和开新局的切入点
  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想明白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人工智能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性科技,它能为很多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当然也会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教育界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创造平等、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环境。当然,如果按照以课堂和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但在智能时代,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有了党统一领导下中国教育变革创新的持续推进,平等、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就可能很快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应该把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作为教育破局和开新局的切入点。
  二、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的变革创新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造已经在进行之中,深度融合后的应用场景更会不胜枚举。比如,“虚拟数字人”美育老师不受时空限制为全国各地各族青少年提供同样高水准的教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课本知识变得可感可知,知识学习的进不去、看不见、摸不着、难理解问题得以解决;实验实训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不再重现。由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即将问世和元宇宙的普遍应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变革必将席卷全球,彼时教师的角色或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或借助脑机接口晚间睡眠时灌输知识,白天进行技能训练、艺术熏陶、创意创新和团队建设,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都将得到解决,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倡并笃行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将得以真正实现。因此,我们要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的变革创新。
  三、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我们正处于智能时代教育大变革的前夜,破与立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现存教育体系遇到信息革命后人的认识滞后问题,特别是校园和家庭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问题,现实还停留在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和手机电脑终端阶段,如果没有体验度高、说服力强的案例,相关工作很难推进。第二,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在广度上,是如何对智能教育应用场景进行多样化设计且如何落地问题;深层次问题则在于教育模式的改变,看能否产生新的教育要素,并对存量教育要素进行改变甚至替代。第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目前我国高层次数字科技人才数量仅为美国的35%,且在场景想象、先发创新能力方面有欠缺,直接影响了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这与长久以来我国“从0到1”方面的痼疾是一致的。究其原因,不是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学少了,而是人文修养、美育浸润匮乏,眼界和想象力受局限,创新意识不够。
  在此,提两条建议:
  1.建议在教育模式转换方面进行发力
  教育模式转换是教育变革创新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教育要素的改变。在智能时代,教育者是“教师+虚拟教师”,受教育者会变成“学生+虚拟伙伴”,教与学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交叉融合。为此,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把信息技术当作辅助工具的局面,要设计出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的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深深融入教育体系,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交融,在主体、目标、内容、手段、环境、途径等方面凝练出新的教育要素,实现对现行要素的替代改变,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新兴教育模式,构建出新的融合生态。
  2.建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发力
  要极端重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人才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创新的先导,而科学、艺术与古文化是想象力的三个源泉。艺术的灵感推动着科技进步,科技的理性平衡着艺术的超前意识,它们互相丰富着表现手段,Sora就是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共通的产物。智能时代的中国,富有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创造性人才的想象空间更加广阔,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将蕴含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融入更多中国语言风格表达。因此,我们要强化青少年的人文和美育教育,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补齐他们的创新短板,为应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国际竞争,积蓄绵绵不绝的创新能量。(作者:刘晓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212110012 2024-02-06 14:27
SRC-1212110012 2024-02-06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