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齐鲁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 AI助战“疫”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3-19    

  中国教育在线讯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近5年,一些高校陆续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当下几乎最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另外,相比较其他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多为年轻人,汇聚了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是一干年轻博士、业界精英!譬如齐鲁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博士化100% ,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

  如果说非典肆虐的2003年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工智能”还只是一个存在于《黑客帝国》电影中的科幻概念;而到了2020,伴随着一场“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AI技术可谓路人皆知。

  AI技术崭露头角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火神山医院负责分发药品的机器人,这个AI技术集成的小家伙可谓“百毒不侵”,面对病毒肆虐,它却似闲庭信步,淡定自若! 

  “人工智能“在此次防控阻击战中运用十分广泛,如北京清河火车站落地应用了百度的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助力遏制疫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

  AI算力多管齐下

  比如,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携手健培科技组成联合工作组,于2020年1月28日完成了新冠肺炎影像云检测系统的阶段性研发工作。随后, 对全国医院进行免费影像云诊断服务, 能够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影像的智能化检测与定量分析,精确评估肺功能情况;而新近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所有关键蛋白质同源模建结果和方法就是基于AI技术提供的算力支撑。

  AI机器人参与疫情防护

  另外,智能机器人也参与辅助疫情防护,如智能送餐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非常重视和关心我们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0月31日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中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摘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也可以说,一场“战疫”,为国人上了一堂“最好的数学课”,一堂“人工智能普及课”。总之,以数学复杂运算、大数据、计算机为依托的AI技术已广泛应用与我们的日常,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那么,你准备好去迎接人工智能时代了吗?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19年新增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计算机编程技能和AI领域应用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是学校抢抓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科教融合”资源优势,主动参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迅速打造服务和助力山东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举措。

  报考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优势:

  一是科教融合优势。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山东省为了积极推动山东人工智能事业发展的专设机构。它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主要班底创建的省级机构。研究院的资源就是学校的办学资源!

  二是育人平台优势。“科教融合”带来的平台优势,可以说无可比拟,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可是名震海内外的国家级平台,加上总建筑面积61.7万平米、总投资69.2亿的济南“超算园”,本科阶段你的实践体认课将“零距离”去体验超级运算的魔力!

  三是学科交叉优势。同学们,离开数学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扎实的数学功底可是你将来从事人工智能的基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因此,打牢数学基础的事,你就大可放心吧!

  亲爱的小伙伴们,随着AI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AI方向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毕业生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总之,可以预见的是,伴随未来AI技术的迅速发展,必将通过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走入“寻常百姓家”!大咖比尔·盖茨说,“如果我还在上大学,我会选择人工智能专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