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诠释“后浪”精神 滨州学院志愿者在磨砺中绽放青春光彩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5-18    

  中国教育在线讯 “您好,请配合我们量一下体温,谢谢”“请尽量减少外出聚集,做好安全防护”“麻烦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这些话,是不是你最近这半年常常听到的呢?而这些话也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就是滨州学院参与疫情防控的大学生志愿者。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感染的疫情在中华大地肆虐。面对来袭汹汹的疫情,滨州学院团委迅速行动、靠前部署,发布战疫集结令,成立线上战“疫”志愿者联盟,组织学生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秉乘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冲锋“疫”线,引领滨州学院团员青年在在磨砺中绽放青春光彩,彰显责任担当,成长为这个时代洪流中奔涌向前的“后浪”。
  哪里有需要 我们就去哪里
  胡肖,滨州学院乘务学院2017级空乘专业的一名学生。疫情暴发时,他正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进行地面实习,主要负责旅客的值机协助和引导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胡肖要与旅客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旅客使用自助值机机器,解答值机中所遇到的问题,平常简单的对话交流,在疫情当下却变得小心翼翼。每天接触成千上万的旅客,使得实习工作变得危险起来,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他并没有退缩,全面做好自身防护的,主动坚守岗位,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地面实习工作任务,受到了实习单位的表扬。“当前抗击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我是一名团员,哪里有需要,我就要到哪里去。”胡肖这样说。
  像胡肖这样的团员青年还有很多,比如主动承担起小区居民生活物资采买任务的梁萧涵,在村口连续值守近一个月的退伍复学大学生马强,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教学的董骏婷等等。“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他们将“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践行着一名团员青年的使命担当,共同筑造了疫情防控的青春长城。
  青春在抗“疫”一线 熠熠闪光
  中国网以《让团徽闪耀在战“疫”一线》报道了滨州学院大学生防疫志愿者曹雅舒的事迹。她是滨州学院艺术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也是班级团支部书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发后,从社区的防疫宣传员到菏泽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她是防疫“宣传员”和“战斗员”,每天穿着上下不透气的隔离服,全副武装为就诊者测量体温、消毒,给已经查体登记的病人家属发放通行证,一天下来,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没事,我是团员,理应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校团委共组织1838名志愿者参与到各地的疫情防控中。截止到5月初,累计收到来自各地的表扬信350封,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7余万小时。“只有19岁的曹雅舒在抗击疫情面前彰显责任与担当,别在胸前的那枚红色耀眼的团徽,在闪闪发光。”这是中国网记者在报道中写道的,更是滨州学院青年志愿者的真实写照。
  坚守网络阵地 传递战疫正能量
  “看着新闻里的医护人员,日夜颠倒的奋战在一线的忙碌身影,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一篇篇报道去致敬他们,同时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准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控疫情。”这是宋思雨在给所在学生会部门成员留言中写道的。她是校学生会校园广播与青年传媒中心的一名学生干部,主要负责团属微信公众号的运行。作为高校青媒人,她十分了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何向青年学生公开透明报道疫情信息,传递政府决策部署和有力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疫情爆发第一时间,她迅速组织同学成立线上战“疫”特别报道小分队,时刻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用镜头,文字图片等形式,作为抗击疫情的最佳武器,为学子们播报前线最新动态,发布最新、最快、最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一篇篇真情实感的报道,鼓舞了人心,凝聚了信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传递了温暖正能量。
  5个月以来,校团委组织校园广播与青年传媒中心的61名同学有序参与网络防控工作,发布战“疫”相关报道80余篇,累计阅读量和点击量34万余次,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为战“疫”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我们在凌冽的冬天分别,即将在明媚的夏日相聚,滨州学院志愿者也将会在返校后进一步投入到学校打赢开学后疫情防控的总体战中。磨炼是青年最好的“成长礼”,实践是青年最好的“墩苗田”。他们正在努力学着大人的模样,成长为立于潮头的“后浪”。
  有人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他们的年轻人。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丰盛。危难之时,滨院青年用担当彰显忠诚,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他们以战“疫”之举表达最深的爱国情、报国志,用行动诠释着“后浪”精神的时代内涵。(中国教育在线/姜甜甜 通讯员/李琦 苏玉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