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师范大学院系巡礼 - 观千变万“化”,研真才实“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2-05-13 08:48:00
山东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张春阳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就像一个复杂的反应器,进入其中的你每一步都像未知的探险,但每一处都可能藏匿着珍贵的宝藏,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最优的“反应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雄厚师资力量、课堂网络实践等全方位的办学条件,为每位同学的特色发展规划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等待也期待着你的加入,相信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之后,你一定能够破茧成蝶,实现美好的蜕变。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始建于1950年,建校时为数理化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齐鲁大学化学系并入山东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化学系,2002年成立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新增化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分析化学),2个省级教学团队(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和1门省级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3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学院拥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清洁合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绿色化工材料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化学成像材料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已通过省部会商。3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成像功能探针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山东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产业化中试基地(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园、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三塑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德州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研发基地),数十个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和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拥有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单晶衍射仪、粉末衍射仪、寿命荧光和核磁共振仪等价值9000多万的诸多先进大型仪器设备。


学科专业优势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以新时代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建设理念,筑牢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获批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一级学科在参评的163所高校中名列第38位,排名百分比为20%~30%,被评为B类;化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化学学科作为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类型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2020年7月,化学成为山东省首批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专业。2021年山东省科技厅印发《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及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标准及考核评价指标,公布了10个首批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0个首批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名单。学院化学学科(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获批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学院有教职工171人,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和研究员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实验师68人。学院教师队伍包括兼职院士、“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专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其中唐波教授和董育斌教授进入全球ESI前1%科学家行列。此外,学院还聘请了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和讲座教授。

学院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获评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精细化学品清洁合成研究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省政府集体一等功),在2021年山东省科技厅公布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中,学院山东省精细化学品清洁工程重点实验室获优秀等次。2013年,化学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2016年12月,“重大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成像研究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唐波教授领衔的分析化学教学科研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8年8月,唐波教授主持申报的“分子与纳米探针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获得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立项及经费支持。2018年分析化学教研室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20年12月,分析化学教学科研团队最新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2021年,董育斌教授领衔的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首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荧光成像分析导学团队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毕华林教授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李平教授获评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和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承担各类教改项目3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成果及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奖35项,出版教材14部、专著10部。近三年,13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和硕士论文奖,14人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多人获山东省高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2019年,唐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申报的项目“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2021年,我院均有老师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唐波教授申报的“细胞与活体水平上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关联分子的实时原位成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获批直接经费305万元,这是山东师范大学第6次获批重点类项目。

学院注重基础和应用研究并举,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特色。2000年以来,承担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计划专项、重大仪器专项、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高水平项目2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创业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发明创业特等奖1项。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0余项,授权10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30余项。累计为社会创造产值三十余亿元,实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山东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人民大会堂领奖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干事创业好团队奖状


人才培养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教育、双学位教育、“2+2”“3+2”国际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教育等多元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多样化支撑。近3年,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均在50%左右,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除公费师范生)高达61%,3个学生宿舍全体成员顺利考取研究生。

2.重视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

以培育专业“金课”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化学专业以“基本素养”“专业素养”为基本维度,彰显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层次性,形成了“一体化、两层次、三类型、六平台”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建设重视前瞻性,通过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推动专业“金课”的发展,学院教师已出版《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多部教材。
3.践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化学专业高度重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展辅导、讨论、答疑、考核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专业自2016年起,共开展了10项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专业坚持先进性与国际化原则,为了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目前共开设全英文课程8门。
4.突出科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专业依托化学学科高水平科研优势,坚持创新引领驱动本科教学,突出科教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倡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实验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近3年本科生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曾荣获“挑战杯”和“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国际交流与合作
化学院设置化学(国际联合培养)专业(非师范类),其“2+2”模式设立于2017年,通过山东师范大学与国际知名院校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共同培养本科生。采取山东师范大学2年加滑铁卢大学2年的培养模式,以全英文专业授课、互认学习过程、互认课程、互认学分、互授学位的方式,共同举办化学专业双学位本科学历教育项目。
化联培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科学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了解化学发展的国际前沿及动态,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化学专业工作,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本土文化素养的化学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造就未来在化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先进领军人物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院风采
2019年10月13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化学会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济南历山剧院隆重开幕。

 

第十六届中国化学会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

2021年7月,“元析仪器杯”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暨山东省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举行,由山东化学化工学会和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联合承办。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获华北赛区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

桃李芬芳
刘维民1980 级本科生,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董育斌1983 级本科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京诚1983 级本科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中振1985 级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峰1993 级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崔光磊1993 级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石峰1994 级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化学(师范类

专业介绍 | 化学工程与工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